您好!歡迎來到眾拍網

首頁 > 主持技巧>正文

拍賣現場的“煮蛙效應”

來源: 網絡   發布時間: 2017-11-09 02:06:27 點擊量:

  在藝術品拍賣場上,競價階梯的大小常常對成交價起關鍵作用,拍賣師深諳此道。通常,當場上競爭踴躍時,拍賣師為了提高競買人對成交價的預期,會適當提高加價幅度,而當拍賣師感到競買人競價吃力或猶豫不決時,會及時縮小加價幅度。小幅加價不僅會讓競買人感覺不到出價的壓力,而且使報價間隔更為密集,從而使競買人沒有足夠時間去理性思考。在輕松歡快的氛圍中,競買人會依照慣性,毫無顧慮地一路跟拍,不知不覺便超過了心理底線。很多情況下,這種小步快跑反而容易引導出很高的成交價格。

  實際上,拍賣師的小幅加價產生了“煮蛙效應”。而藝術品市場的煮蛙效應也被運用在畫廊定價策略中。代理制畫廊需要投入大量出版、展覽、宣傳等費用去營銷藝術家,快速提高畫價不僅有利于他們回籠資金,也能讓老客戶因為藏品增值而欣喜,讓代理畫家因為收入增加而滿意。但是,有長遠眼光的畫廊一定會制定嚴密的價格遞增計劃,用“一步步走樓梯”的方式,以合理的幅度逐年提高旗下藝術家的畫價。在通常情況下,每年的加價在10%左右,一般不會超過20%。盡管畫家和老客戶迫切希望暴漲,但畫廊很清楚,只有放慢節奏才能給市場接受的過程,才能穩步擴大藝術家的支撐。所以,畫廊會與藝術家約定,將漲價控制在一定幅度內,不要冒進。

  正如沸水會燙跑青蛙,價格冒進必然導致不良后果。那些被畫廊推廣得有名氣的畫家,普遍試圖自己控制市場。2011年被稱作所有功成名就的藝術家全面急劇提價的一年,不少藝術家開始自己做經紀人出售作品,讓價格直接坐上了電梯,售價以市場最高價為準,甚至高出拍賣紀錄。華藝廊負責人張向東當時認為:短時間內的高幅度提價,意味著畫廊此前在一級市場里能夠掙到錢的方式宣告終止。果然,2012年國內畫廊中虧損并勉強維持的占總量35%,盈利的只占總量的7%。從2012年起,國內畫廊業在經歷了長達3年多的垂直上升之后,開啟了新一輪周期性下降,也是從2012年起,當代藝術在拍賣市場陷入了持續低迷。

拍賣公司QQ群 投資人QQ群
99国产黄色视频-日本一级特黄a大片在线-欧美淫乱一区二区-欧美激情AⅤ精品一区二区高清